在乡镇,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位乡亲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不仅威胁大家的饮食安全,还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普集街道纪工委积极行动,充分发挥监督执纪作用,坚决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全力守护乡亲们“舌尖上的安全”。
精准监督,深挖问题根源。纪工委将监督重点聚焦在农村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联合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对农村集市、小卖部、小作坊、流动摊贩等进行“地毯式”排查。重点检查食品的进货渠道是否正规,有没有相关的进货凭证,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是否清晰准确,严厉打击销售“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山寨”食品、过期变质食品以及虚假标注食品的违法行为。
在一次对农村商店超市的突击检查中,发现个别商户销售的零食包装简陋,无任何产品信息,甚至还有过期商品,街办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其下架,并对商户进行批评教育,同时要求村干部加强监管。针对发现的问题,纪工委及时督促相关站办所加大检查力度,增加检查频次,确保问题不反弹。
强化责任,严肃执纪问责。为确保监管责任落实到位,纪工委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监管不力等问题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通过严肃问责,倒逼监管人员切实履行职责。
同时,对涉及食品安全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深挖细查,绝不姑息迁就,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宣传引导,增强防范意识。除了监督和执纪,纪工委还积极协调组织食药所干部、村干部、社区工作者深入各村,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假冒伪劣食品的识别方法。利用农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消费警示信息。定期曝光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典型案例,让乡亲们了解假冒伪劣食品的危害,引导大家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良好氛围。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任重道远,普集街道纪工委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完善监管长效机制,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凝聚起食品安全监管的强大合力,让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无处遁形,切实守护好农村这片食品安全的净土,让乡亲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