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武功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以有力有效的监督保障“放心水”流进千家万户,滋润百姓心田。
下沉一线精准把脉,压实责任链条。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常态化调研督导,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在用水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现场督办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建立健全派驻机构、镇(街道)纪(工)委与相关职能部门、村(居)组织的协同联动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属地镇(街道)和水利等职能部门切实扛起农村饮水安全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得好、有人管、长受益。
全程跟进嵌入监督,保障清正廉洁。为确保农村供水改造项目成为阳光工程、廉洁工程、优质工程,县纪委监委将监督贯穿于项目全过程。紧盯工程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施工质量控制、资金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和廉政风险点,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项目实施中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为项目顺利推进扫除障碍、保驾护航。通过精准监督,有效防范了“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的风险。
创新模式激活末梢,凝聚监督合力。在强化专责监督的同时,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监督模式,指导各镇(街道)有效整合监督力量,充分发挥“村(社区)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代表”的联动监督效能。鼓励引导基层组织和群众代表有序参与工程实地监督,将监督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使监督无处不在,让问题无处遁形,切实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建章立制强化宣传,巩固长效常治。为推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长效化,武功县推动出台了《武功县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办法》和《武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清晰界定了地方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运行管理责任,构建起权责明晰的运行管理责任体系。县纪委监委督促水利部门加强供水保障和政策宣传,组织专项培训提升管水员业务能力,向群众发放“饮水安全明白卡”,广泛公示监督和服务电话,特别是宣传推广12314水利监督热线,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群众吃上“明白水”、缴纳“明白费”。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监督推动措施,武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60处,彻底解决了183个行政村37.8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农村集中供水率全覆盖和自来水普及率99.99%的目标。“拧开水龙头就有放心水”的庄严承诺已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武功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巩固深化饮水安全整治成果,并坚持举一反三,将监督重点进一步向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切的其他民生领域拓展延伸。通过精准收集“民声”,科学制定“监督清单”,运用清单化、闭环式监督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以监督执纪的实际力度切实守护好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