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审查调查工作,兴平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方式方法,精准处置问题线索,提升案件办理能力,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全面提升监督执纪水平。
拓宽问题线索来源。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大力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建立“信、访、网、电”检举控告举报体系,将举报方式在网络全媒体公开发布。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收到检举控告问题线索50件。聚焦监督职能,持续深化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着力从日常的监督检查和专项督查中发现问题线索,今年,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彻查破坏营商环境行为;针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和私车公养等热点问题,紧盯法定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检查。目前,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线索39件。紧盯“关键少数”,截至目前,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列席各单位重要会议60余次,在派驻监督中积极查找问题线索,着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联动协作凝聚合力。立足纪检监察室专业能力强但“触角”不深,纪检监察组点多面广但力量不足,市纪委监委建立室组协作联动机制,根据专项监督工作需要,从纪检监察室及其联系的派驻纪检监察组中,抽调监督执纪、业务方面的骨干参与其中,有效解决监督力量薄弱、监督力量分散,不敢、不想监督的难题。同时,针对镇(街道)纪(工)力量不足的问题,市纪委监委着力打造机关纪检监察室+乡镇纪委的“1+1”模式,由纪检监察室加强对联系镇(街道)纪(工)委的业务指导工作,推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做好调查取证、谈话访问、人员协助等工作,构建上下一体“大格局”,进一步提升基层办案人员线索处置、办案技巧与调查能力。今年以来,共协作办理案件4件。
量身定制回访教育。为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市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把暖心关怀作为加强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的有力抓手,通过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激励受处分党员干部展示新担当新作为,帮助其从“有错”向“有为”转变,让监督执纪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坚持因人施策、对症下药,根据受处分党员干部的违纪性质、认错态度、精神状态及工作表现,量身制定回访方案,通过与当事人“一对一”交心交流,与其同事面对面了解情况,剖析问题、精准把脉、去除症结,切实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教育对象真正解除心结,放下包袱再出发。此外,还根据在开展暖心关怀中掌握的真实情况,及时肯定受处分党员干部的成长和进步,对知错悔错、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积极向组织部门反馈有关情况。今年以来,全市共回访受处理党员干部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