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34起、党纪政务处分41人;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8起、处分22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9起9人”。
今年以来,兴平市纪委监委始终以协助市委落实作风建设主体责任为己任,紧盯“四风”隐形变异,聚焦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纠治,推动作风建设化风成俗、成为习惯,一以贯之擦亮作风建设“金名片”。
市委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作风建设的“定海神针”
“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全市性会议和镇(街道)、部门会议数量同比减少30%以上。”“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
兴平市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务实管用、长效治理机制,先后出台《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20条措施》等3项规定,强化对全市基层减负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推动。
“现在开会次数明显减少,一般性会议时间基本不超过1个小时,会风更加务实管用,从冗杂的会务中抽身,到工作现场去,就能发现很多原来在纸面上发现不了的问题”,店张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永成介绍,有更多的精力深入村组、面对群众,抓工作落实更有思路......
“科级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在综合分中减一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力,造成恶劣影响的,一票否决”......
优化考核体系,合理设置减分指标,考核结果以工作成效及人民群众满意度为主,取消过多过滥的一票否决,各项工作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是兴平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促进作风转变的一个小切口。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民解难、以有效的工作举措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日益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从文山会海、表格资料中抽身,党员干部轻装上阵
“只有办事处疫情防控办公室一个部门负责收集,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及时掌握的情况,要求上报的数据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抓落实”,这是在西吴街道监督检查时王家村一村委员向我们反馈的情况。
一年来,兴平市纪委监委始终将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贯穿于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全过程,以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突破口,串点成线、由点及面、作之于细、持续发力,形成了改进作风的整体效应。
“还有饭吗”“没有了,中午你没提前报,没给你做,怕浪费领导说”,在兴平市机关事务局监督检查时,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如今,兴平市各级机关食堂均实行提前报餐、按需做餐、按量取餐的管理模式,机关食堂、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推动全社会跟风效仿,尚俭戒奢已成为新风。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批示,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深入一线、查阅账务、走访调研、约谈提醒,督促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推动职能部门扎实履职,多措并举营造全市勤俭节约的浓厚氛围。
抓节点成为常态,对歪风邪气露头就打
一年来,兴平市纪委监委坚守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针对“四风”隐形变异、改头换面问题,常态监督、创新监督,通过常规检查、突击暗访、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找准“靶子”、查清“病灶”,从小处抓起,从点滴做起,监督网越织越密。
畅通信访举报平台、纳入“两个责任”清单、节假日专项检查、开展账务检查、发票倒查,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市农林局干部牛英琪为私家车加油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市城乡居民养老经办中心原主任梁根社因私设小金库,违规发放补助受到政务警告处分”“西吴街道中心医院原院长张祖国,健康扶贫工作不细不实、定期随访工作流于表面,存在形式主义,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一个个被查处的典型案例,是兴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忠诚担当,持续纠“四风”、树“新风”的有力体现。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尚需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方能累之成风、成为习惯、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