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平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标本兼治,坚持“三不”一体化协同贯通发展,驰而不息强化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不断放大“三不”一体化叠加效应,持续把作风建设“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精准查处腐败问题,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市纪委监委坚守重要节点,坚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紧盯重点问题特别是隐形变异新动向,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加大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明察暗访的力度,确保监督无死角。围绕扶贫领域、扫黑除恶等重点领域存在的“四风”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寸土不让、绝不手软,保持查办案件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充分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定期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点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典型案例,不断放大警示教育震慑效应,今年以来查办扶贫领域案件6起,处理6人,查办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起,处理7人。
坚持完善制度机制,强化“不能腐”的约束。市纪委监委结合党政机构改革,着力在补齐制度短板、监督短板上下功夫,注重将作风建设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到制度高度,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问题警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常态化制度,围绕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和防控工作,建立廉政风险台账。运用好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对日常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分析,指出违纪违规问题背后的主体责任缺失,督促相关单位部门进行全面整改,不断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切实提高反腐败工作质效。着力推进纪检监察系统检举平台建设,健全优化“来信、来电、来访、网络”四位一体检举平台,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坚持惩防并举,及时跟进各职能部门完善细化制度,在公务接待、公车及加油卡管理、津贴发放等方面,不断织密制度“笼子”,坚决堵住“四风”问题产生的漏洞。
坚持正向激励和反面警示教育,强化“不想腐”的自觉。利用市纪委监委网站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廉政文化、党纪党规,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筑牢党纪国法底线和思想道德防线。坚持节前发送廉政提醒短信,提醒领导干部在节日期间严守规矩、廉洁纪律,切实发挥好“头雁作用”。加大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力度,对违纪违法问题及时进行公开曝光,进一步为全市党员干部敲响警钟,发挥好典型案件警示震慑作用。督促全市各党委(党组)把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组织全市各单位、部门观看廉政文化作品展,进一步发挥廉政文化的反腐倡廉教育作用。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作风建设有关规定作为理论中心组、党支部重要学习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学习领会,做到内化于心。
“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必须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要在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不放松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制度建设、抓教育引导,真正做到化风成俗。”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