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谈话我深受教育,也让我认识到了责任,今后我一定引以为戒,认真履职尽责......”候某因履职不到位被谈话提醒后表示道。这是渭城区纪委监委指导派驻机构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发现问题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渭城区纪委监委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持续将监督执纪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有效拓展。截至目前,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教育引导和处理党员干部73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33人次”。
聚焦政治监督、日常监督,有效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种形态”,引导党员干部认清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切实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广泛运用受理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开展专项整治等方式发现问题,充分运用提醒谈话、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等组织措施纠正偏差、精准问责,让“第一种形态”成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通过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轻微违纪违法问题等早提醒、早处理,让各级党员干部感受到监督常在、约束常在,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在此基础上,渭城区纪委监委为实现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高质量运用,从拓展实际效果出发,注重完善后续跟进措施,通过对受处理对象开展关怀教育、鼓劲打气,切实做好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同时,坚持做到因人施治、对症下药,实现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
“以此次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精准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及时发现党员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无论对象职级高低,一律坚持‘一对一’面对面帮助对象说清问题,找准症结,认清危害,帮助其把倾向性苗头遏制住。”渭城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