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都区纪委监委按照中省市纪委统一部署,聚焦主业主责,把督促落实八项规定作为重中之重,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从严监督,从严执纪,持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使八项规定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在全区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一是严明纪律要求。坚持教育警示在先,利用秦都廉政网、廉政QQ、廉政微博等载体,强化日常教育提醒。每逢节日假期,向全体领导干部编发廉政短信,督促提醒廉洁自律、不越底线。同时,每逢重大节假日都提前打招呼,在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假期,都重申有关纪律规定,要求全区党员干部廉洁过节,坚决做到十严禁:严禁用公款送节礼,严禁违反规定收送土特产、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与公务无关的接待,严禁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严禁用公款旅游,严禁违反规定使用公车,严禁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和健身活动,严禁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事宜,严禁以任何名义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严禁奢侈浪费和其他违规违纪行为,使党员干部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始终明规矩、知纪律,心中常亮警示灯。特别是制定印发了《区委常委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具体要求》,从30个方面对落实八项规定提出更加严格、更加具体的细则和要求,做到了警钟长鸣,强化了纪律意识。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检查力度,把八项规定执行情况作为检查重点,做到抓细抓常抓具体。注重抓节点、抓具体、抓反弹,每逢节日统一封存公车,坚决杜绝公车私用。同时,成立8个检查组,深入酒店、超市、娱乐场所、旅游景点,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倒查发票等方式,对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礼等问题进行不间断监督检查。集中开展违规收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全区4100名干部进行了自查自纠,620名领导干部撰写了自查报告、作出了公开承诺。关注“四风”隐形变异,紧盯四风新动向,严肃整治在机关或企业食堂、内部宾馆、培训机构等场所公款吃喝问题,严肃查处“一桌餐”“不吃公款吃老板”等问题,坚决防止“四风”回潮复燃,进一步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三是严格执纪问责。区纪委监委认真履行监督执纪职责,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抓经常,推行八项规定月报制度,随时掌握各单位具体情况。同时,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在秦都廉政网开设纠四风网上举报专栏,公布24小时录音举报电话,固定专人值守,随时接受投诉举报。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力量,面向全区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机关干部、教师、“两代表一委员”,招聘了52名党风政风监督志愿者,统一进行培训,统一颁发证书,定期组织暗访,形成了一定震慑。始终把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纪律审查的重点,对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并实行一案双查,除了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追究主要领导责任,除了追究主体责任外,还追究监督责任,真正以严厉的问责倒逼八项规定落地生根。近几年,秦都区先后查处乱发补贴、违规接受宴请等违反八项规定问题35件,党纪政务处分10人,组织处理27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7批次、16件16人,起到了有力的震慑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