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教育 / 正文
扎根农村情系群众——记礼泉县南坊镇苏家村第一书记赵健康
来源: 作者:市纪委管理员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9-12-31 10:13:36

“只有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礼泉县南坊镇苏家村第一书记赵健康如是说,自2017年4月被组织选派到苏家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的三年时间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朴实低调的话语。礼泉县南坊镇苏家村地处北部旱腰带,距县城30多公里,全村辖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56户142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211人,耕地面积4570亩,其中果园面积3700亩。任职以来,赵健康始终以一个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锁定目标,迎难而上,竭尽全力,真抓实干,做到了脱真贫、真脱贫。根据《陕西省贫困退出工作实施细则》,按照“57”标准,苏家村2016年脱贫3户15人,2017年脱贫42户158人,2017年苏家村顺利实现贫困村退出,2019年脱贫8户33人。


他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苏家村支委班子由3名党员组成,全村共有党员27名。驻村以来,他抓好党建,带好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先后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省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定期组织党员通过远程教育观看《做合格党员》、《初心》等专题影片;组织苏家村四支队伍及贫困户代表先后到鄠邑区、乾县、杨凌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使他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进一步增强了脱贫信心。严格落实党内五项制度,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小组会和党员大会,召开组织生活会,积极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大力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先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预备党员2名,转正党员1名。加强阵地标准化建设,为苏家村购买了液晶电视、办公桌椅,更换了计算机、打印机部分硬件设备,提高了村两委会的工作效率。2017年12月苏家村党支部被咸阳市委组织部授予“抓党建促脱贫先进村党支部”。苏家村党支部书记全国栋说:“赵健康同志已经融入了我们这个大家庭,他是一面鲜红的旗帜,高高飘扬在苏家村群众的心中”。


他是脱贫路上的行家

群众要脱贫,产业是关键,就业是引擎。近年来,由于该村果树品种老化,群众产业收入急剧下滑。赵健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分别到西农大和果树专家座谈,邀请市农科院到村上把脉,对老化果园逐步进行品种更新,调整优化果业结构,2019年栽植新品种苹果99亩,桃21亩,花椒45亩。实施果畜并重,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养猪134头,养羊90只,养鸽子310羽,为实现稳定脱贫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邀请市农科院、县园艺站专家来村开展技术培训15次,培训群众900余人次。持续抓好就业、创业扶贫,他积极协调县人社局来村上举办就业培训,不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水平,提高收入。在他的感召下,这里的群众“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自主创业,有效拓宽了增收渠道。村民韩柱社、郭革命发挥他们建筑技术,组织村民成立了建筑队,外出包工;村民苏星带头加工柿饼,拓展增收渠道。全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南坊镇副镇长刘科伟说:“赵书记干一行,爱一行,他更是脱贫攻坚的行家里手”。


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他安守一份驻村的清贫,完全忽略了县城的繁华。每一个朝霞灿烂的早晨,他整装待发,踏着坚实的脚步,逐户走访苏家村的每一户贫困户,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因户因人施策,制定脱贫计划,用足用好脱贫攻坚政策。由于驻村环境艰苦,加之长期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他的身体严重透支。2019年5月开始他明显感觉到身体不适,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一直坚持奋战在脱贫一线,直到腹痛不止,全身发黄,他才去西京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为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先后住院20多天,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他又超负荷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当中。年近80岁体弱多病的老父亲,明年即将高考的儿子,都留给妻子一人独挑家庭重担,而他默默地忍受着内心的愧疚和家人的埋怨。贫困户翟志勇说:“赵书记就是苏家村群众的贴心人,他更像我的亲兄弟,在他的鼓励下,我去年栽了3亩苹果,种了2亩花椒,还养了2只羊。幸福生活不能等靠要,我坚信日子一定会好起来”。夜幕降临时分,赵健康乐滋滋地站在村口处,凝望着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新栽的果园如同一道绿色的屏障,满沟羊儿欢跑,猪舍里的猪滚圆肥胖,成群的鸽子绕着屋檐低飞,25户新落成的房屋内传出阵阵欢声笑语,56名贫困户重拾信心,满怀憧憬,走上了公益性岗位。尤其是前几天交大二附院上班的贫困户苏奔涛打来电话:“赵书记,多亏你帮忙给我联系了这份工作,谢谢。”他疲惫的脸上泛起一丝笑容,更多的是欣慰。“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他用一腔热忱,与这里的群众骨肉相连,血脉相通。


他乡是故乡

他时刻牢记第一书记肩上的责任,竭尽全力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改善苏家村基础设施情况。三年来共计为苏家村争取交通、水利、国土、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840多万元,其中争取交通部门资金300多万元,铺设完成4500米的通村水泥道路和村内巷道400米,完成道路绿化、排水管道铺设;争取水利部门资金130多万元,新打310米灌溉井一眼,铺设主管道2.55公里,安装出水桩30个,完成11户危改户的供水管网改造,铺设PE主干管道5.8公里,PE滴灌管29.9公里,安装过滤设施1套。争取东庄水库库区移民安置点,完成了东庄水库苏家移民实地调查、勘测钻探取样等工作,初设已通过上级部门审核、房屋造价调查已经完成;争取国土部门实施旱改水项目资金220万元,新打750米深机井一眼,平整土地216亩;争取亮化工程及电力线路改造资金49.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LED灯128盏。新增100KVA变压器一台,将三组变压器增容为100KVA;投资60多万元,完成苏家村标识牌、户前花墙、文化墙建设,农耕文化室及广场正在实施;争取县双创办改厕资金16万元,安装卫生厕所120处;争取煤改电补助资金26万元,为140多户安装取暖设备;争取其它资金23万元,完成村广场硬化2400平方米,安装篮球杆、乒乓球桌以及其它体育活动器材。空气清新,薄雾缭绕,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这一方水土温润美好。赵健康说:“苏家村就是我的故乡,这里的每一个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回忆”。

“行百里者半九十”,他心目中的蓝图还不止这些,他前进的脚步毅然不会停下,因为生命的绿荫将与苏家村这片沃土交相辉映,息息相关。

(礼泉县南坊镇纪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