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受组织委派车晓联来到叱干镇百井村担任第一书记,以后的600多个日日夜夜他和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叱干镇百井村,地处礼泉县北部旱腰带地区,由原百井村、韩家村两村合并而成,村情较为复杂,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全村人口1772人,7个村民小组,党员41名,土地面积6606.9亩,主要以苹果种植为主(秦冠占60%,富士占40%,且果树老化严重),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果业种植村,也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欲除穷根先寻根,因地制宜寻良方。”车晓联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到百井村的田间地头、村头巷尾熟悉村情。他同村干部、支部委员、老党员座谈,探讨村上发展规划、土地流转、农民增收措施、村容整治等问题;深入部分农户和所有贫困户家中走访,了解经济收入、外出打工、技术培训以及养老、医疗等情况。深入走访,让他对百井村基本情况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知道了群众想什么,急什么,缺什么。
常言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要班子团结,没有干不成的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为此,车晓联从抓好基层党建入手,促进支部班子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党员干部学习。他组织带领村上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系列文件,让党员掌握省、市、县、镇的扶贫政策,鼓励党员积极建言献策,谋求发展思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百井村的一大难题。村上道路年久失修,全村群众期盼着早日走上好路,车晓联带领村干部走镇上、跑县上,联系县扶贫办、县交通局,争取投资400余万元完成了进村主干路及村内街道10.7公里的硬化、绿化工程。村里用来维持全村群众生活用水的机井年久失修,导致水质混杂。了解到这些实际情况后,车晓联又多方筹措,争取资金30万元,更换了水泵、水管及电缆,为全村近两千名群众解决了多年来的难题,让大家吃上了“放心水”。
刘小宏是该村一名聋哑人,仅靠三亩半的秦冠苹果园维持生计,由于这些果树都是早年种植的,如今大都腐烂老化,辛辛苦苦一年也没有好收成。车晓联又联系相关部门,帮他争取到了280余株优质富士树苗,完成了老化果园的更新。同时经过争取,派驻单位县住建局投资5万余元给其建设30余平方的住房,解决了刘小宏的后顾之忧。庞法行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劳动能力受限,家庭生活困难。走访中了解到他想要发展养殖业却苦于没有门路后,车晓联为其争取扶贫贷款,如今庞法行已经发展生猪养殖20多头。
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2018年全村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25户75人达到了退出目标,实现了贫困村摘帽,2019年计划退出2户3人,从而达到消除建档立卡贫困户目标。由于工作突出,车晓联也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优秀第一书记。车晓联用一个共产党员特有的情和爱,情牵老百姓生活,魂系新农村建设,用真情和汗水谱写了扶贫路上的无悔人生。
(礼泉县住建局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