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教育 / 正文
不忘初心有担当-------记三原县医保中心扶贫干部巨雅丽帮扶事迹
来源: 作者:市纪委管理员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9-11-08 11:56:18

在三原县陵前镇墩台村,有一名远近闻名的“光棍”,他就是墩台村墩东组的王海岗,今年57岁,2016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起王海岗,村民都直摇头,村里传遍了“那不是个好人,烂泥扶不上墙的主”“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等议论。自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王海岗就被分配给三原县医保中心巨雅丽结对帮扶。三年来,在巨雅丽的帮扶下,王海岗从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转变成有志气有工作有产业能与村民打成一片的积极向上的人,村民们都说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巨雅丽是三原县医保中心居民股股长,女,今年48岁,一名中共党员。平时在单位,她就表现出工作扎实,认真负责,政策性强,业务水平高,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等优点,单位人都称她为“热心大姐”,在单位外也被称为“贴心人”,大家都说只要在社保办事,找她准能帮忙。回忆起帮扶王海岗的三年,她说虽然帮扶过程充满了辛酸,但每每看到王海岗现在的境况,就觉得比干成什么事都有成就感!


克服心理障碍,确定帮扶关系

一开始,得知给自己分配的贫困户王海岗的是一名光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时,一向大胆泼辣的她沉思了,心里暗想:“我本来就是个女同志,给我分的扶贫对象是个光棍,对生活也没有信心,我以后怎么去帮扶、怎么去工作……”思想矛盾,就有了情绪,她去找驻村第一书记、村上的老支书、驻村工作队长,要求调整帮扶对象。与他们的交谈后,初步了解到帮扶对象王海岗并非村民说的那么坏,此人是70年代的高中学生,爱耍小聪明,只是因为家庭变故后,思想堕落,自暴自弃导致自身能力发展不足,列为一般贫困户。听完村干部介绍后,她就走上了去王海岗家的路上。

当村上的老书记带她来到村中一户人家,告诉她这就是王海岗的家,她被眼前的景象“吓”着了,大门外面杂草都有半人高,土质的围墙都快要倒塌了,用木棍顶着,蜘蛛在大门上织了网,开门进去后,有一间土木结构的房子,就是他平常吃、喝、住的地方,房子周围杂草横生,院子摆放乱七八糟,昏暗的房子里弥漫着浓浓的酒味,喝过的酒瓶、抽过的烟头扔的满地都是,好不容易在床上的被褥堆里找到喝的烂醉如泥的王海岗,她的思想再一次动摇了,这整天喝的醉醺醺的,怎么交流?怎么沟通?怎么帮扶?怎么脱贫?怎么……?一连串的问号在她的脑海里闪过,老支书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连忙说:“据我掌握,王海岗每天早上都清醒着,不喝酒,要不明天一大早来”。她想想也是,不能还没交谈就放弃了帮扶。于是第二天早上,她再次走进王海岗的家,老支书给王海岗介绍说明巨雅丽是他的帮扶干部,来帮助他脱贫致富。没想到王海岗说:“我是一个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无酒喝凉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还奔啥小康哩。”巨雅丽从他语气里能听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看到他并无敌意,就放心多了。想着下一步就该想办法接近他了、了解他。对,从户容户貌环境整治开始吧,于是,她拿起铁锨和老支书一同铲除大门外面半人高的杂草,然后打扫大门上的蜘蛛网,经过2个多小时的整治,一下子看起豁亮多了,休息片刻后,又开始清理院子里的杂草、垃圾,这时候的王海岗有点不好意思了,也过来帮忙,她看到王海岗心情不错,抓紧时机边干边聊,开始和他拉家常,逐渐拉近距离方便以后的工作开展,打扫完院子后,再帮他收拾整理房子,光烟头就扫了多半簸箕,喝过的酒瓶归整到一起卖破烂,还能增加收入。经过多半天的努力,王海岗的家一下子变了样,他自己也觉得舒畅多了。有了第一次的接触,从心理上她已克服了障碍,还与贫困户相互留下了联系电话,随时保持沟通。


积极争取措施,提高生活收入

回去之后,她仔细分析,认为王海岗就是的“等、靠、要”典型。一定要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扶贫先扶志。首先要帮他建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就从改变他的住房开始,让他和普通群众一样,先有个落脚的地方。下定决心后,巨雅丽多次和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村干部沟通,看看能否利用“精准扶贫”政策里的危房改造条件改善王海岗的居住环境。最终在2017年6月份拆除了他家里将要倒塌的土墙,在原有的宅基地上为其建了20平米的新房。入住的那一刻,王海岗热泪盈眶的握着村干部的手,非常激动的说:“我原以为帮扶是走形式,莫想到在巨师的帮助下,已成为现实,你说我一个大老爷们,还有啥理由给国家添负担,共产党这么关心我,我以后好好劳动,勤劳致富,你们都是我的监督人”。王海岗口中的巨师就是巨雅丽,这个时候巨雅丽早已和王海岗打成一片。从住进新房那一刻起,他已经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想着要主动脱贫了。

巨雅丽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真正要让他脱贫必须要发展产业,找工作,要有稳定的收入才能逐渐奔小康。而此时的王海岗脱贫愿望也很迫切,帮扶干部与贫困户坐在一起制定了脱贫计划。巨雅丽为他争取了2年产业扶贫资金,帮助鼓励他种植红叶李(风景树)3亩,大红袍花椒2亩,矮化核桃2亩,如今所种的树长势喜人,花椒已收入。眼看着自己也有了收入,王海岗的干劲越来越大了。

此时,王海岗基本已经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是巨雅丽并没有停止帮扶的脚步,她还想让王海岗过的更好一点,于是就开始帮助他找工作,利用农闲时节时间增加收入。2018年3月份,她得知二炮农场需要招绿化工,亲自到二炮后勤部,找关系介绍王海岗到农场工作,月工资1600元。王海岗得知此事高兴地跳了起来,激动地直问啥时去。去上班前,她找王海岗语重心长的交谈了一番,告诉他二炮是军事化管理单位,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统一,服从命令听指挥,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撸起袖子加油干”。等他开始工作时巨雅丽总是不定期的到二炮农场去看望他,了解工作情况。听到农场的负责人说:“王海岗干的很好,没有给你丢人”,她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但好景不长,由于部队改革,王海岗又失业了。巨雅丽多方联系,经过协调介绍王海岗到镇上的康洁公司做环卫工,月工资2300元。王海岗高兴地说:“我不但有了新工作,还涨了工资!”三年多以来,认识王海岗的人都说他像变了个人一样,积极了、勤奋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以前的“坏”毛病也没有了。听到这些表扬,王海岗不好意思地说,那都是政府和巨师帮助了我。


慰藉受伤心灵,树立生活信心

收入慢慢好了,巨雅丽管起了他的“家事”。她知道虽然生活慢慢好了,但是王海岗的“家”一直是他的心病。他年轻时不务正业,导致妻离子散,现在妻子再婚,女儿一直跟随妈妈,母女两人一直没有联系过他。女儿也已经出嫁,多年来从来没有来看望他,令他很伤心。巨雅丽多方打听到王海岗女儿的消息,最终在县南的一个村子找到了他女儿,苦口婆心的劝慰。王海岗的女儿说,连非亲非故的帮扶干部都这么关心自己的父亲,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去看望呢?于是在今年端午节时去看望了老父亲,让王海岗喜出望外,给他受伤的心灵给予安慰。

巨雅丽,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利用她的淳朴、善良、求真务实的性格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不忘使命,用点点滴滴践行脱贫攻坚工作。

(三原县陵前镇纪委 高珊 李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