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教育 / 正文
扶贫路上的“领头雁”——记三原县陵前镇肖家村第一书记亢亚龙
来源: 作者:市纪委管理员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9-08-27 10:13:16

他,三原县人社局城居保的一名干部;他,三原县陵前镇肖家村第一书记。他,很普通,但在脱贫攻坚的战线上,却传出了段段佳话!他就是亢亚龙。 


执着铺就幸福路

亢亚龙把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首要使命。第一次走访肖家村,走在高一脚、低一脚的泥土路上,他不难想象下雨天孩子们上学的艰难,村民出行的不易,谁家要是有个啥急事再摊上个雨天可不就耽搁了,他坐不住了。要脱贫,先修路!

他和村干部开会研究,困难的确不少,但是路,必须要修!“只要功夫到,铁棒磨成针!一定要争取资金,尽早把路修起来!”他说道。

于是,他成了县扶贫办、镇政府的常客,找领导诉说群众的需求,找部门负责人汇报自己的工作计划,苦口婆心,不厌其烦。最终在他的坚持下,镇政府协调发改局、扶贫办、水利局、土地局落实了生产路及巷道建设项目,争取资金190余万元,新修了宽4米,厚15公分的道路,硬化了街巷、生产路。路总算修好了,孩子们再也不会因为下雨而影响上学了,总算彻底解决了晴天车难行,雨天人难走的问题。群众看着新修的水泥路,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大爱温暖贫困户

自从入驻肖家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亢亚龙的时间便给了村里的贫困户,他的爱心与耐心也给了这群特殊的亲人,他用自己特有的温度温暖了这些亲人。

他经常深入每一个贫困户家中串门子,出东家进西家,拉拉家常,问问老人,聊聊娃娃,时间长了,对于各个贫困户的情况他早已烂熟于心,会同村两委班子成员,为各家各户量身定制帮扶方案。

肖家村贫困户肖和平因患病致瘫,卧床多年,母亲张会智已七十五岁高龄,父死妻亡,女儿肖圆在咸阳医科大学上学,家庭情况十分困难。2017年10月肖和平因病死亡,家中贫困丧葬费无着落。亢书记闻讯后第一时间到他家,与村干部协商安排后事。随即他与镇、县民政部门联系,多方协调,为其争取到特困救助五千元。待料理完肖和平的丧事,他的亲人和群众自发送来锦旗。面对红色的锦旗,金黄的大字,他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以后唯有做得更细更好,才能对得住群众的信任。

贫困户付小红,48岁,居住在自家的果园破房中,常年拉细狗撵兔,不干农活,家庭无固定收入,生活困难。2015年妻子薛彩因劝其劳动被打而离家出走,儿子付强因不满家庭现状而离家不归。2016年村民代表评议推荐付小红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广大群众都认为“扶贫不扶懒”,对付小红意见满天飞。亢书记耐心的作群众的思想工作,并向大家承诺一定会让付小红有变化,要让他劳动致富,绝不让他坏了国家的政策。

他先从扶志扶智着手,经常走进付小红的住处与其谈心,告诉他现在党的政策好了,只要不怕吃苦,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媳妇儿子也都会回来的。付小红望着眼前的这个汉子,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看到了希望,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劳动,争取让日子好起来。

他为付小红赊账申请产业扶贫资金,担保购买苹果纸袋,请专家为他讲解苹果树种植技术,帮助发展果树种植产业。他从付强处要到付小红的妻子薛彩的电话,他先后多次打电话、发信息、聊微信,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的沟通劝导。苍天不负有心人,薛彩在2018年春节前回到家中,一家人终于过了一个团圆年。随后他又立刻通过上报危房改造项目,多次联系信合解决资金困难,同时组织家中亲戚共伸援手,终于在大年初十开始拆除旧房,新房也随即破土动工。经过半个多月的等待,新房主体建成了,一家人看着七十多平米的新家,眼睛湿润了。房子有了,产业有了,一家人也和美了,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他们一家人越走越敞亮!

肖家村的贫困户家里都留下了亢亚龙的足迹,在他的关心与帮助下,贫困户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

村民说:“亢亚龙是一个真扶贫、扶真贫,苦干实干的好党员、好干部,是我们肖家村全村人的亲戚。”

“亢亚龙是真真正正把扶贫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的好干部。他甘于奉献,时刻把贫困户的疾苦挂在心上。”镇党委书记这样评价他。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作为党员,亢亚龙始终牢记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作为第一书记,亢亚龙恪尽职守,无怨无悔!

“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宣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正是最吃紧的时候,但我们有信心,因为在我们的扶贫战线上,有无数个亢亚龙式的干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驻扎在包抓帮扶村组,他们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扶贫一线干部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一定能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

(三原县纪委 魏雪莉 王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