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柏树林中的廉洁密码
来源:泾阳县纪委监委 作者:温哲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9-30 15:57:49

抗战时期,泾阳县安吴堡的吴氏陵园柏树林中,先后有一万两千名青年干部在抗战烽火中学习的第一课,不是军事战略,而是“不搞特殊、严守秘密、服务人民”的廉洁从政基本准则。

从一元津贴看廉洁本色。安吴青训班创建初期就确立了“官兵一致”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主任、处长到普通学员,每月津贴都是一块钱,唯有炊事员因工作辛苦每月两块钱。这种经济上的平等,消除了特权思想的滋生土壤。

在生活待遇上,青训班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主任冯文彬与学员们同吃同住,没有任何特殊待遇。据记载,青训班从主任、处长,在私生活上都不用勤务,仅有几个勤务员也是用于传达命令、送公事,而非为领导个人服务。

这种平等作风培养了学员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廉洁意识。当每个人都过着相似的生活,享受着相同的待遇时,特殊化和享乐主义就失去了生存空间,学员们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成为他们日后从政生涯中抵御诱惑的精神屏障。

黑夜党课锻造忠诚品格。安吴青训班地处国统区,却为共产党培养干部,这一特殊定位使得保密工作成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严格的保密纪律不仅保证了组织的安全,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学员们的廉洁品格。

青训班建立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党组织在学生中是秘密的,党员之间不发生横向联系。党课全部在黑夜进行,结束后灯熄灭,学员分头散去。这种高度警惕的工作方式,培养了学员们的纪律意识和保密观念。

新党员入党时,青训班采取个别秘密宣誓的方式,每批仅一至两人,在介绍人带领下参加庄严的宣誓仪式。宣誓内容包括“保守党的秘密,永不叛党”等核心要求,这种严肃而隐秘的入党程序,强化了党员对组织的忠诚度。

为民初心铸就清廉之魂。青训班的办学目标明确为“培养青年干部,为抗战服务,为人民服务”。学员们在学习军事、政治知识的同时,也参与了大量服务当地群众的实践活动。他们帮助群众生产劳动,开展文化教育,在服务中深化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廉洁从政提供了内在动力。当干部真正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就不会为个人私利所诱惑。青训班培养的正是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是廉洁从政最坚实的思想基础。

青训班学员毕业后,绝大多数奔赴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战场,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这种经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于服务人民,绝不能以权谋私。

廉洁从政不仅是不贪不腐,更重要的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才能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当年的青训班学员从柏树林走向全国,将廉洁基因传播到各个岗位。今天的年轻干部同样需要这种精神传承,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守住廉洁底线,践行初心使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